活动情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活动情况 -> 正文

教务处第四党小组组织观看红色电影《天宝》

发布日期:2025-07-16    点击量:

进一步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党员干部职工的爱国热情,2025711日下午 ,教务处党支部第四党小组组织开展电影党课活动,组织党员共同观看红色电影《天宝》。

影片以红军长征翻越雪山、穿越草地这一艰苦卓绝的历史为背景,以藏族老红军天宝(原名桑吉悦希)的真实经历为主线,全景式讲述了藏族青年桑吉悦希从一名寺庙扎巴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积极参军入党、参与中国革命、建设祖国边疆的传奇人生。影片中,天宝在延安中央党校民族班学习期间,由毛主席亲自改名为“天宝”,寓意“天之瑰宝”,象征着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关怀与期望。

                     

                    

观影结束后,党小组成员就电影情节以及背后所展现的革命精神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感叹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和红军长征的不易。纷纷表示,要时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心怀感恩,珍惜当下,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现将部分同志发言摘录如下(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洁】革命者,其信仰转变映射出长征精神——无论艰难险阻,信念如炬、勇往直前。影片细腻刻画了他从向往布达拉宫到以民族干部身份走进殿堂的心理轨迹,完成了信仰坐标的升华。藏区民族与宗教对正义与真理的选择,成为天宝精神蜕变的坚实后盾。影片以微观视角切入宏大叙事,铺陈出一曲深情磅礴的革命史诗,让我深刻感悟到: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无畏前行。

【王海鹏】《天宝》不仅是一部关于个人成长的电影,更是一部展现长征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鸿篇巨制。它让我们看到,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不同民族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仰,团结一心,并肩作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这种精神,跨越时空,激励我们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冯小革】天宝的每一次选择,无论是冒着生命危险帮助红军穿越草地,还是在艰难困苦中坚守革命信念,都深深地烙印着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忠诚。他的每一次付出,都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无私奉献,都是对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的深刻认同。这种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折射出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集体记忆与共同情感。

【沈昕怡】《天宝》以桑吉悦希从普通喇嘛到革命战士、再到国家建设者的传奇人生,诠释信仰的力量。影片不仅展现个体成长,更是一部关于党员精神的史诗:心怀信仰,普通人亦能于时代洪流中书写不凡。银幕上的党员形象鲜活饱满,他们的故事令人热泪盈眶。建议党小组今后多组织此类活动,以沉浸式体验锤炼党性、激发热情。

【沈悦青 】影片将我带回长征、草地、解放西藏的峥嵘岁月,让我深切体悟:个体成长轨迹正是百年党史的生动缩影;个人命运始终与民族前途紧密相连;一代人的觉醒,是信仰与使命的薪火相传。天宝一生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着追求,是激励新时代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精神旗帜。值此建党104周年之际,我们更需铭记历史、传承精神,以坚定理想、使命担当和奋斗姿态,在新时代征程中续写无愧于时代的篇章。

【张少睿】天宝的奉献精神被赋予了神圣而悲壮的色彩。他在生死抉择面前,毅然选择了舍己为人,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民族解放的大业之中。这种超越个体、献身集体的崇高精神,如同一首激昂的赞歌,震撼心灵。

【林津津】天宝的形象并非高大全的英雄符号,而是充满血肉、有情有义的普通人。他的爱国并非口号式的空洞宣言,而是源于对脚下土地的深深眷恋,对同胞苦难的深切同情,对和平生活的热切向往。这种源于生活、贴近人心的爱国情感,使得天宝的形象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此次“电影党课”是第四党小组创新学习方式的有益尝试。党员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了深刻的党性教育,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服务意识。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一流本科建设,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事业贡献更大力量。